康健雜誌總編輯李瑟指出,到咖啡店用餐、喝咖啡,早已是許多台北人每天不可免的儀式。「但說到如何挑選舒適環境、多元餐點,讓自己喝杯健康咖啡,很多人都沒有概念」。因此康健雜誌針對健康用餐環境、健康飲食餐點、環保資源回收再利用三面向,自5月25日到6月8日前往國內八大連鎖咖啡店的店面「明查暗訪」,為消費者健康把關。
調查結果顯示,目前只有星巴克和McCafe室內完全禁菸,用餐環境較健康。羅多倫、伊是、怡客和丹堤多半把吸菸區設在店面最內側,反而使菸味不易散出。參與調查的台北醫學大學公衛所教授韓伯檉說,「坐在空氣不對流的吸菸區,所有危害人體的化學物質都不斷累積,消費者簡直像是被關進毒氣室受刑」。
韓伯檉說,音量太高也會影響健康,多數店家的音量約在65至75分貝,只要運用吸音材料,就能夠避免產生70分貝以上的噪音。而環境整潔、座位舒適、杯盤乾淨等項目綜合評比,表現最好的是伯朗,不僅走道寬,座位之間的距離也比較大,沒有壓迫感。
台北馬偕醫院營養課課長趙強指出,除了星巴克以外,其他連鎖店都只提供含有反式脂肪的奶精、奶油球,嚴重威脅健康,縱使要求店員換成牛奶,也常要額外付費。餐點方面除了怡客和丹堤之外,其他店家大多只提供三明治之類的輕食,蔬菜類嚴重不足,在連鎖咖啡廳長期當「老外」,恐將攝取太多熱量、營養失衡。
並應多用再生製品,減少資源浪費。(聯合報 陳俊吉/攝影)
康健雜誌表示,除了星巴克可清楚看見用回收紙製成的包裝紙、隔熱紙套,並以折扣鼓勵消費者自帶容器外,其他店家的紙製品都沒有任何來源標示。部分店家還會用托盤紙,再次浪費紙資源,環保觀念有待加強。
康健雜誌呼籲,連鎖咖啡店應全面標示食品營養成分及咖啡因含量,減少提供反式脂肪酸產品,室內全面禁菸,多運用再生紙,共同為消費者打造真正樂活、健康的用餐環境。
【新聞來源:2007/07/01 聯合報】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