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/06/11

【News】創意食品包材 帶動商機

創意食品包材 帶動商機 【作者╱黃秋香、林天貴】

「創新者的解答」一書提及:60的新產品問市就告失敗,40%成功上市的產品中,有40%因無法獲利而黯然退出,其中的關鍵在於是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。多數企業在開發新產品時,往往只考慮產品種類、價格、人口結構等因素,而這些因素並無法導出消費者購買的重要因果關係;較佳的方式是以消費者使用情境來區隔市場並研發新產品。

以下由幾個食品包裝實例,說明食品及包裝業者如何掌握消費者使用情境,找到更能滿足消費者便利需求的新產品開發切口。

防溢瓶蓋 提高安全性

許多父母親買飲料給小孩飲用時,都會擔心飲料是否會溢出、小孩是否會嗆到的問題。英國某飲料公司留意到此一使用情境的困擾,其天然果汁產品採用防溢飲料瓶蓋。這個專利的塑膠蓋帶有一個矽閥,可以使蓋子和瓶子更加密合,並且控制液體的流動,口上還有一個密封裝置,防止空氣進入,因而無需熱封口。瓶蓋沒有熱封口可以使兒童容易打開飲料,同時保持真空狀態,確保飲料的新鮮。


食品包材日漸創新,不少業者從杯蓋出發,開發出感熱或防溢的杯蓋,在小地方有無窮創意。
(圖片來源:聯合報系


感熱杯蓋 隨溫度變色

現在的紙杯子通常都有各種隔熱層,消費者不易透過簡單的觸摸來判斷飲料溫度,經常造成消費者的不便。美國某包裝系統公司推出「一次性變色蓋」,可根據紙或塑膠咖啡杯中的飲料溫度而改變顏色。此種杯蓋加入一種由聚苯乙烯與美國食品FDA核准的變色添加劑混合的成分,當蓋在熱飲料的杯子上時,就會變為紅色,消費者可以視覺判斷內容物的溫度,不會被燙到。

消費者要飲用冰涼或熱呼呼的飲料,必須依賴設備以冷卻或加熱產品,無法隨心所欲在任何地點與時間享用。英國某知名食品企業推出自身加熱牛奶咖啡罐,其原理是將水和生石灰分別放置在罐子夾層,兩者混合、透過化學反應產生熱源,僅需三分鐘,飲料即可達到60℃。

為避免消費者被熱飲料燙傷,罐子外層有一個波紋狀的隔離層及專門設計的收縮套。另外,美國一家公司則開發一種自身降溫罐,只需按一下飲料罐底部的塑膠按鈕,3至5分鐘內飲料罐溫度就降低15℃至20℃;自身降溫罐主要使用一種熱量交換系統的專利技術,達到飲料罐自身降溫的功能。

各種創新產品常因國情與使用習性的差異而影響其應用性,本文所述之產品於台灣市場可能未必全部適用。其中防溢瓶蓋在我國少子化的趨勢下,可能在兒童小眾市 場有其發展性,顧客願意支付較高的價格購買。而感熱杯蓋與自身加熱、降溫包裝,由於台灣食品市場競爭激烈,消費者對產品價格敏感度高,加上替代性產品多且超商密度高,可能會限制其的發展。若將感熱杯蓋的內容物置換為甜品和湯品等,或與自身加熱、降溫包裝結合,或許在兒童與老人市場,可以找到商機。
(作者是食品所/ITIS計畫產業分析師)

【新聞來源:2007/06/10 經濟日報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